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爱乐小编 管理员 2018-12-21 17:53:05 楼主
樊禾心:应该关注新生代的原创中国作品

·人物简介
樊禾心,中国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副系主任及直属党支部书记。

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分会钢琴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学会钢琴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校教师职称职务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文化部群众文艺评审专家,国家“千人计划”文化艺术人才评委会专家,钢琴教学法研究会会长。

·人物访谈
樊禾心:能诊断出问题只是做教师的基本条件

樊禾心: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演出

·主要经历
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吴迎教授。自1982年以来从事钢琴教学和演奏工作。

两度受北京市教委公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师从吕贝卡肖克利学习钢琴教学法。曾在北京音乐厅和人民大会堂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国际音乐节和大型演出。先后担任过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主办的2009年、2011年、2013、2015、2017年“北京钢琴音乐节”评委会主席及其他许多重大钢琴比赛的评委,2011年、2013年2015年三度出任教育部和《钢琴艺术》主办的“全国高校钢琴教师论文大赛”评审。

教学成果突出,指导的学生曾在文化部 “金钟奖”等许多重大赛事中获奖。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同年获亚洲杯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07年获学院个别课教学展示一等奖;2006——2008年度“三育人”优秀教师奖,2009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获得学院学生投票评选的“我爱我师”名师奖。长期担任钢琴演奏和钢琴教育的研究生导师,同时还担任钢琴主修本科学生、留学生的钢琴教学工作,并面向全院开设了钢琴教学法的公共课程,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每个学期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大大突破选择大课的限制人数,所编教材《钢琴教学论》获首届中国音乐学院课程建设二等奖。

长期以来关注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我国至今缺少对钢琴教学系统理论的研究的现状,参考和研究了与钢琴演奏、教学过程相关的各个学科,如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钢琴教学法、教育方法论等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论的构架突破原有学科界限,提出了构建横向式发展的边缘学科钢琴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三十万字的专著《钢琴教学论》,入选《高等教育新视野》丛书,获得了学院首届教学成果奖。

主要著作有《钢琴教学论》、《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根据中国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C.P.E.巴赫与古典钢琴奏鸣曲的起源》、《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与教学的二度创作》等。其中《钢琴教学论》自2007年出版后已20次重印。该书作为我国第一部从教学论角度系统研究钢琴教学的专著,同时获首届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精品教材二等奖、科研成果奖等,并入选北京市教育成果奖和北京市精品教材。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钢琴艺术》、《音乐评论报》、《爱乐》、《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教育》等多家音乐报纸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音乐评论、音乐译文近百篇。

主持承担的省部级科研课题有:

北京市人文面上项目: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演奏中的二度创作》

北京市教改立项课题:
《多媒体电钢琴教程及教材教法》

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课题:
《根据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根据中国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精彩图片
125159ubq7ibbeq7s6hlz3.jpeg

u=3736121851,77&gp=0.jpg

微信图片_20181226130703.jpg

微信图片_20181226130728.jpg

mp46407261_1449624827159_3.jpeg

微信图片_20181226130716.jpg

125200ss91n1eefe0ne8ru.jpeg
125159ubq7ibbeq7s6hlz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滑动验证: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